齐鲁学刊

QILU JOURNAL

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

  • 论荀子的友谊观及其伦理证成

    姚新中;冯硕;

    考察荀子的友谊观,可以在先秦儒家和古希腊哲学家关于友谊的论述背景下展开,进而探讨荀子如何有效地对友谊进行伦理论证。与孔、孟相一致,荀子也认为友谊是伦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即通过人性、礼义教化以及“群分”等理论对友谊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进行系统的论证。荀子的论证有三个要点:“友”有助于克服人性中的争斗和冲突倾向,实现“群”的欲望满足和集体繁荣;“友”促进礼义的学习,而对礼义的接纳也使友谊成为儒家美好生活的构成性内容;为礼义所规定和指导的“友”,有助于实现儒家理想社会的整体和谐。这些伦理证成构成了荀子独特的友谊观。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纷争不断的今天,荀子的友谊观仍然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

    2025年05期 No.308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情感儒学的“心灵开放”论及其拓展

    李海超;

    “心灵开放”论是蒙培元情感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培元指出:开放的心灵应以有限的相对心而不是超越的无限心为基础,心灵的开放不仅能增加知识,还能提升境界,开放心灵与开放世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由于情感儒学没有回答“心灵何以可能”的问题,致使心灵向生活世界的开放受限。应当将“情感”观念拓展到前主体性、前存在者化的本源层级,并澄清情感在一切观念建构中发挥的具有优先性的“机缘”作用(“情—缘”机制)和继之而起的“缘情用理”的观念建构活动。这样才能充分揭示情感儒学中“心灵”的不断生成性,使心灵一方面向前主客之生活情境开放,另一方面向主客、超主客之观念世界开放。

    2025年05期 No.308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

  • 晚清以来在山东曲阜筹建大学史事考述

    刘聪;

    晚清以来,山东曲阜作为孔子家乡和儒学圣地被各方力量视为筹建大学的理想之地。张之洞、梁鼎芬等清廷要员首倡筹建曲阜学堂,试图打造一所“正学”以法天下学堂;康有为领导的孔教会试图打造曲阜大学以弘宣孔教;日本试图以退还的庚款筹划中日合作的曲阜大学,以所谓的“中日亲善”实现文化侵略;王芝祥等军阀政客试图借私立曲阜大学院宣传会道门道德救世的道旨;梁漱溟、王鸿一、靳云鹏等学者和政要期望筹建曲阜大学以研究和发扬东方文化;汪吟龙、章太炎等学者试图借曲阜研究院向世界标示儒学正统之所在;衍圣公等孔氏后人多方参与或发起筹建曲阜大学,试图为近代以来处于困境中的家族脉衍寻找转机。然而,这些在曲阜筹建大学的构想因各种原因均未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曲阜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故里,被视为培养人民师资的理想大学校址,山东师范专科学校(曲阜师范学院前身,现曲阜师范大学)遂成为晚清以来第一所落地于曲阜的现代大学。

    2025年05期 No.308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历史研究

  • 晚清政府加入涉海国际公约的历史轨迹

    张赫名;孙晓光;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海洋主权频繁受到西方列强的侵害。海疆危局之下,中国人开始重新认识海洋的国防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重视国家海洋主权,并不断探索海洋维权的方式。恰在此时,诞生于西方的国际法传入中国。西方国家在近代为了解决彼此的争端,陆续缔结了一批涉及海洋的国际公约。由于多种原因,他们也邀请清政府加入到相关的国际公约中。晚清政府也试图利用国际公约作为海洋维权的方式之一,表现出主动加入的立场。晚清政府加入的涉海公约主要有海事公约、海战公约两类。加入涉海公约,推动了近代中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转型,近代中国的海洋维权活动日益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涉海公约的签署与批准,彰显了中国历来尊重公平合理的国际法秩序,积极参与涉海的国际合作。中国的海洋维权不但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而且具有不容置疑的国际法依据。

    2025年05期 No.308 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伦理学研究

  • 伦理学与伦理生活视域下的伪善问题探究

    周斌;张辰菲;

    伦理学不仅要关注善恶二元对立,还需关注真善与伪善。规范伦理的缺憾在于偏重规则效用而忽视道德真诚与生活意义,美德伦理关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品格塑造理论体现了对伪善问题的本质性关注。伪善的本质是善意之伪而非善行之伪,是对行为者而非对行为的评价,并由此指向伪善人格。伪善的前提是知善,但此知善既不是符合普遍性的善的知识,也不是知行本体论意义上以“行”为前提的真知。在伦理生活中指认伪善,要区分恶意伪善和无恶意伪善,这体现了伪善问题研究中评价语境与分析语境的差异。

    2025年05期 No.308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论公共卫生伦理治理

    朱海林;黄小珍;

    公共卫生伦理治理是公共卫生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即以伦理为方式、以伦理为对象、以伦理为目标的公共卫生治理类型、理念和方式。公共卫生伦理治理在为公共卫生治理造就道德的主体、提供道德的力量、解决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弥补公共卫生技术治理和法律治理的不彻底性等方面,彰显了公共卫生伦理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公共卫生伦理治理所以可能,其内在基础或根据在于构建卫生健康伦理共同体、达成公共卫生道德共识的可能性以及公共卫生治理本身蕴含的道德理性。在现实性上,公共卫生伦理治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构建卫生健康伦理共同体作为一种雏形或愿望存在不确定和不和谐的因素和障碍、已有公共卫生道德共识具有明显限度、公共卫生道德“立法”尚未完成等是公共卫生伦理治理面临的主要内在挑战。

    2025年05期 No.308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内涵、异化与规制:监控资本主义的伦理解析

    孟维巍;

    监控资本主义以数据和算法为支撑,通过搜集和分析人们产生的数据以获取行为盈余,并将人的生存数据化、数据货币化。随着监控资本主义的泛滥,生存整体性异化、道德主体遮蔽、社会信任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规范数据资本的有序发展,亟需凝聚数据治理的网络共识,强化数据监控的伦理规范,厘清数据资本的权力界限,形成制衡数据监控运作的社会合力,建立全民共享数字发展的现代化制度,营造良好的数字生存空间。

    2025年05期 No.308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法学研究

  • 新司法解释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骗税性质研究

    卢建平;王昕宇;

    随着税收征管能力提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一般预防必要性显著降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规制重心在于虚开行为,未区分危害性迥异的“虚开骗税”与“虚开逃税”,导致部分案件罪刑失衡。虽然《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不以骗抵税款为目的且未造成税款被骗损失的行为不构成本罪,但对于“骗抵税款目的”“税款被骗损失”的界定及其与逃税目的、结果的区分仍存在争议。本罪实质上系特殊诈骗罪,基于增值税计征原理与诈骗行为结构,“骗抵税款目的”应为诈骗国家财物或财产性利益之故意,“税款被骗损失”则指向骗取退税或虚构抵扣权导致的财产减损。

    2025年05期 No.308 8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论犯罪治理条款的平台实现

    任海月;单勇;

    在犯罪治理法律规范和网络法律规范中蕴含着大量以网络违法犯罪为主要规制对象的犯罪治理条款。此类条款的实现机制成为亟待研讨的理论问题。鉴于互联网平台在网络犯罪治理体系中的基础看门人地位,犯罪治理条款的实现须臾离不开平台规制的推动。在数字科层的治理架构下,平台以社会权力行使和看门人义务履行的方式直接规制用户行为,而国家通过元规制为平台提供规制依据并施以指引、监督和约束。囿于元规制供给不足,平台规制在实践中面临着治理失序风险、用户权益保障隐忧以及规制过度倾向等问题。对此,应立足平台权义类型进行条款细化完善,以国家义务的履行保障用户权益,并基于分配正义构建责任安全港规则,进而探索犯罪治理条款平台实现的元规制优化进路。

    2025年05期 No.308 9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经济学研究

  • 创新枢纽城市实践逻辑与国家创新效能提升路径

    张贵;夏馨;

    创新枢纽城市作为创新网络中居于控制性地位的空间组织,是创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支撑。创新枢纽城市具有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集聚扩散为表征、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生态演化为方向的重要特征。创新枢纽城市发挥“结构洞”联结作用,表现为四重机制:势差效应主要驱动知识—技术外溢;结构效应侧重优化城市体系要素配置;通道效应重点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邻近效应主要影响城际间协同创新。四重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多维创新驱动格局。基于此,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任务及战略要求,创新枢纽城市应运用城际技术势差,推动知识—技术外溢;优化城市网络结构,加快资源合理配置;构建多维创新通道,强化产学研创新联系;发挥邻近效应优势,促成城市间协同创新,进而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跃升。

    2025年05期 No.308 11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企业深度数智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演进路径——基于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视角

    李凌霄;李海舰;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群”革命推动了数智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各行各业发生颠覆性变革,经济结构随之重构并逐渐常态化。因此,数智化转型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命题。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实现数智化转型的重要一环。从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视角来看,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演进路径可详细阐释为八个关键赋能维度:数智技术赋能、数据要素赋能、数智劳动赋能、数字空间赋能、数智平台赋能、数智治理赋能、算力算法赋能、人工智能赋能。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旨在总结、归纳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一般规律,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从顶层设计上勾勒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全新蓝图,促使企业整体发生质变,即由传统企业转向数智企业,从而打造“时代企业”。

    2025年05期 No.308 12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文学研究

  • 古代散文研究精细化与本土化的路径探索——以虚字为切入点

    余祖坤;

    虚字是中国古代散文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历代文章家、批评家都非常重视其用法。虚字不仅关乎古代散文的声音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文章精神意气的传达,有助于文章形成曲折变化的形态,在特定的语境下还能蕴藏丰富幽渺的弦外之音。正因为虚字在古代散文作品中具有丰富的功能和意义,所以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很有必要加强对虚字的分析。这是接续中国古代散文传统,摆脱以往套用西方输入之“内容”“形式”二分的观念,以及仅把虚字视为文章“形式”或“末节”而予以轻忽的旧习,从而彰显本土思维特色和优势,并使研究走向精细化的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2025年05期 No.308 139-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大地母亲”的“文化政治”——试析抗战诗歌性别化意象的意义与修辞

    程亚丽;

    在人类文化中,女性身份经常用于“大地”的隐喻和象征,而文学中自然、地理被性别化的修辞也非常普遍。抗战诗歌是运用女性化象征最为普遍的文学领域。女性身体一向是民族主义、集体主义话语的“策源地”,作为一个得到充分运用的“符码”,不仅女性的受难激发并扯动了民族主义的同胞情感,女性的母性身份也被充分用作催动集体主义反抗力量的源泉。咏歌母亲、保卫母亲为题材或主题的作品大量浮现在抗战诗歌中,这其实开拓出富有性别意味的特别风景,同时也负载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崇高情感及文化意义。这几乎成为民族主义文学战争动员行之有效的“文化政治”。

    2025年05期 No.308 150-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圣庙诗集》一卷《圣茔诗集》一卷

    乔敏;

    <正>《圣庙诗集》一卷《圣茔诗集》一卷,(清)孔胤淳辑,清康熙刻本。框高19.5厘米,广13厘米。半页八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书中钤印:孔宪滢印、灿光、文宣王孙、甲戌秀才。《圣庙诗集》收诗自东汉蔡邕《登奎文阁》至清康熙金一凤《谒圣庙》,计153首;《圣茔诗集》收诗自唐李白《谒圣林题林楼》至清初黄敬玑《谒防山》,计124首。书前有康熙六年(1667)孔胤淳《庙茔诗序》,云:“凡学士先达之登阙里之庭、游泗隈之室者,罔不怦怦于心而低徊不能去,或为短章,或为长歌,或掷地留金石之声,或倚天布云霞之势,或峭如悬冈之不可攀,或丽如春山之不可掩,连篇累牍,以至充栋之简不能载。”孔胤淳,字懋良,孔子六十五代孙,曲阜世职知县,加升东昌府通判。他于政事之暇,留心乡邦文献,搜集整理与孔庙孔林相关之诗歌,拔其尤者,遂成诗集二卷。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是书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2025年05期 No.30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铜鼎(西周)

    徐倩倩;

    <正>临朐嵩山泉头村出土,现藏临朐县博物馆。通高18.9厘米,鼎高14.8厘米,外口径19.8厘米,足高7.5厘米。圆唇,窄折沿,半球形腹,蹄形三足,立耳微外撇,口沿下饰一周重环纹,腹部饰垂鳞纹,两组纹饰之间饰一周凸棱。三足稍残。

    2025年05期 No.308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鸡鸣双喜》

    徐丹;

    <正>~~

    2025年05期 No.308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