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学刊

QILU JOURNAL

  • 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经验总结——读《刘少奇选集》上卷

    黄峥 ,郭德宏

    <正>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刘少奇选集》上卷,选编了刘少奇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它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重要著作一样,深刻地总结了中国革命各个阶段的斗争经验,记录了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胜利成果。它的出版,对于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历史,正确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982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9 ]
  • 論事物之間的矛盾对事物的作用

    杨荣荣

    <正> 通常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的内因和根据,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的外因和条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够确切的。事物之间有本质联系,有些是很深刻的本质联系。事物之间的某些矛盾是根本矛盾。审物之间的矛盾,凡是对于某一事物来说是根本矛盾的,与事物自身内的根本矛盾一样,也是这一事物的根据。一一般哲学著作关于本质联系(内部联系)的论述与关于内因和外因、根据和条件的论述之间存在着不一致。这里试以概括了一般著作有关观点的《辞海·哲学分册》中的几个条目

    1982年01期 8-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质疑

    朱光明

    <正> 十月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这是多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种流行提法(以下简称“一部分”提法)。我认为,这一提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原理,也不是出自经典作家之口,更与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现状不尽一致,有必要加以讨论。(一) “一部分”提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的下列论述。1916年6月,列宁在《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一文中说:“民主运功的个别要求,包括自决在内,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而是世界一般民主主义(现在是一般社会主义)运

    1982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0 ]
  • 沒有生产责任制就沒有农业的出路——对一个大队的调查

    李承银

    <正> 生产责任制好不好?带着这一问题,我在家乡——寨后大队作了些调查,结论是:合乎国情、顺乎民意,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没有生产责任制就没有农业的出路。一、低级形式的责任制几次遭劫寨后大队位于曲阜古城西北三十里处,现分四个生产队,共有900口人,2000亩土地。这里土地瘠薄,水利条件很差。解放前,农民过的是“拉着棍、端着碗、婶子大娘喊(讨饭)”的生活。解放后,农民翻了身,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但由于“左”的影响和“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贫困依然象乌云一样笼罩在人们头上,经常过着三靠(即吃粮靠返销、生

    1982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3 ]
  • 论仁学的源流(上)

    刘蔚华

    <正> 仁学,在中国的学问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研究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伦理学史和政治史,都不能不涉及到仁学。就其广泛性来说,不仅儒家说仁,墨、道、法、名各家,不论是赞成的或反对的,无不论及仁;它已经成为各个政派与学派不能不表态、不能不论说的一种观念了。就其经久性而言,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纵贯了我国历史的各个阶段,历时达三千多年之久;已给我国古老的民族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凡学不论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9页)对于仁学的源流,我们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一番认真的考察,以便弄清楚仁学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演变的客观规律。

    1982年01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36 ]
  • 简论稷下学宫

    郭志坤

    <正> 战国时期,七国虎争,出现了并称东帝、西帝的齐、秦两大帝国。齐国也曾雄于天下。《史记》载:“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在文化上,齐国也出现过一个鼎盛时期。郭沬若同志指出,齐国“曾成为一时学者荟萃的中心,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十批判书》) 当时齐国在国都稷门之下设置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任其讲学议论,史称“稷下之学”。《史记·田齐世家》介绍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这可能是稷下之学发展的高峰时期的盛况。纵观“稷下之学”由兴而衰凡五代,历时一百四、五十年,它对战国中、后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都起过积极作用。

    1982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3 ]
  • 魯国建国前曲阜一帶的历史考查

    郭克煜 ,李启谦

    <正> 鲁国约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在曲阜一带建国;建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高度发展,对当时各国更有很大影响。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鲁国建国前这一带文化的发达是分不开的。(一) 鲁国建都曲阜。曲阜一带就是指以曲阜为中心的、当年鲁国的辖区而言。东汉应邵在解释“曲阜”之名的来历时说:“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转引自乾隆版《曲阜县志》)。今之曲阜城东,还残留着一个委曲八、九里长的大阜。这一情况说明,今

    1982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0 ]
  • 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张心勤

    <正> 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起因,自六朝以来都以为是因纪念屈原而来。但是,当我们对端午节的源流做一番历史的考证后,就会得出端午节非因屈原而来的结论。把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说成是纪念屈原,这只是后世好心的人们处于对屈原的怀念加以附会而成的。

    1982年01期 39-4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03 ]
  • 试论姓氏之学与门阀制度的关系

    李锡厚

    <正> 有关姓氏之学的书籍,在目录书上是归入史部谱牒类的。在魏晋隋唐时期,姓氏学——谱学——是与当时盛行的门阀制度互为表里而存在的。门阀制度作为一种反动、腐朽的特权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早已消亡了,当其盛行之际由官方编纂的一大批姓氏典籍,绝大多数也早已不传。因此,我们探讨姓氏学与门阀制度的关系,只能较多地依靠间接的资料。本文试图透过官方姓氏之学的兴衰,探讨门阀制度形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

    1982年01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五四时期李大钊坚持社会主义的斗争

    韩翼

    <正> “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了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在二十世纪初通过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来到了亚洲。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热烈欢呼这一“社会主义的胜利”,认为“俄罗斯式的革命”开创了“二十世纪式的革命”的新纪元。“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应“翘首以迎”社会主义的曙光。他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给沉睡中的我国人民,敲响了“晨钟”,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1982年01期 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李商隐咏女冠詩初探

    杨柳

    <正> (一) 探讨李商隐诗的思想艺术特徵时不能不涉及一个特殊题材方面,那就是数量众多的描写女冠生活的诗篇。唐代诗人咏女冠之作固不一而足,如李白、白居易、韩愈、杨巨源、韦应物、李益、杨凭、于鹤、元稹等均创作过这类题材作品,但数量都不多,内容也较平直单纯。至李商隐才以巨大篇幅,委婉曲折的笔触,对女冠生活进行较系统而全面的描写,内容丰富多采,形象栩栩如生。通过这些诗篇,读者对晚唐社会风尚和士大夫生活某些侧面会有较深刻认识。因此探讨李商隐的咏女冠诗不是没有意义的事。李商隐青年时代好道,晚年又逃禅,他的一些诗在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感情中又往往糅合交融某些缥缈虚无、感伤颓废的情调,也和这种好道逃禅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在中进士前一段时期亦即二十二岁至

    1982年01期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 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艺术

    陈伯海

    <正> 善于言情,是李商隐诗歌艺术的根本特征。不仅他那些感慨身世、吟唱相思离别的篇章,写得情深语挚,哀怨动人,就是一些直接讽喻时政、酬答友朋以至怀古思乡、写景咏物之作,也莫不渗透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李商隐诗歌的抒情,又有它自身独特的作风,那就是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诗人并不是不会作直率的抒情,但这样的诗作较少,更常有的是一种曲折达意的抒述方式,它同诗人缠绵芳悱的情思结合起来,形成李商隐诗歌特具的艺术风格。

    1982年01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4 ]
  • 論《聊齋志异》中的妇女主題

    任孚先

    <正> 蒲松龄所处的明末清初时代,封建社会已到末期,虽然出现过所谓康乾盛世,但已仅是“夕阳无限好了”,而资本主义已经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追求民主和个性解放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形成了一支社会力量,王夫之、黄梨洲、顾亭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主义的思想束缚,但在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表现了与封建主义相对抗的许多特征。蒲松龄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不

    1982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论《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复合统一的特点

    张稔穰

    <正>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的由鬼狐精怪幻化成的人的形象(以下简称鬼狐形象)。他们既是“人”,又是“物”,这种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和“物”这两种构成因素在《聊斋》的鬼狐形象中是简单的相加还是有机的化合?鬼狐形象构成的二元性使他们具有怎样的美学特点?对《聊斋》的情节及形象的整体又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作进一步的探讨,因此影响了对《聊斋》作深入精到的理解。例如,《婴宁》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莒县诸生王子服爱上了初春郊游时遇到的一位少女,相

    1982年0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7 ]
  • 《李自成》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胡德培

    <正>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文学创作的一个中心问题,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古今中外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以其成功的艺术形象而流传于世,名燔千古。姚雪垠同志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它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所取得的诸多成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李自成》的人物塑造具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色呢?

    1982年01期 84-8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3 ]
  • “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胡了”——谈《野草》的象征表现手法

    王吉鹏

    <正> 关于《野草》的表现手法,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写道:“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胡了。”(《二心集》) “难于直说”的原因,研究者普遍归结于环境险恶。这是对的,但不全面。因为还有一些属于作者主观上的原因: 一,作者思想深处的激烈的矛盾。他说过:“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两地书·二四》)。自己不甚了然的意见,当然“难于直说”了。二,作者对作品的社会效果的顾及。鲁迅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作家。他

    1982年01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就“从A到B”结构与有关同志商榷——兼谈“到”字的词性问题

    徐复岭

    <正> 《中国语文》1980年第3期和第5期,先后登载了张文周和邢福义、余大光同志谈“从A到B”结构的三篇文章。张文认为“从A到B”是一种“连用形式的介词结构”,邢、余二文则认为是由“两个介词结构并列组合”而成的“联合结构”。它们的结论虽然不完全一样,论据却是相同的:都认定“从”和“到”一律是介词,“从A”和“到B”是两个结构关系“平等并列”、“不分主次”和“互不修饰”的介词结构。对于张、邢、余三文提出的问题,我们感到有进一步展开讨论的必要。

    1982年0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7 ]
  • 各报刊对本刊几篇文章的反应

    马厚文

    <正> 本刊前年5至6期、去年1至6期,有13篇文章在全国性报刊上转载或摘登。现将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登载情况简述如下: 本刊前年第5期发表的徐志祥同志的《王莽改制的再评价》一文。提出王莽称帝后进行的一次重大社会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作者从王莽对西汉的土地制度、奴婢制度和财经制度的改革这三方面,具体论述了他的改制措施虽存在一些弊病,并未完全行通,但确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全盘否定是不对的。该文发表后,《光明日报》“百家争鸣”栏在1980年10月19日摘要登载。

    1982年01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下载本期数据